2000年6月11日下午,山东海桥公司副总经理石中琴带领着32名华人抵达了所罗门群岛的首都——霍尼亚拉港。此时,四周传来震耳欲聋的枪声与炮火,暴乱的气息愈加浓烈,街道上弥漫着紧张与混乱的氛围。石中琴边安抚着身后的同胞,边焦急地扫视四周,她已经在这座城市奔波了数日,心中惴惴不安,因为她知道,华人们的生命安全岌岌可危,而她的责任是将大家平安带回祖国。
就在她一边安慰同伴们,一边紧张四望时,终于眼前出现了她所期待的救援信号——那艘事先约定好的澳大利亚军舰,正缓缓停靠在码头旁。石中琴迅速带领32名华人朝着军舰走去,赶紧上前向甲板上的澳大利亚士兵表明身份:“我们是中国人,根据双方政府的协议,华人应可乘坐贵舰撤离,请问我们何时能登船?”然而,澳方士兵的回应让她心头一沉,他们傲慢地回答:“船上已经满员了,没办法再容纳更多人。”
石中琴有些愣住,但很快意识到这不过是借口,因为这艘军舰刚刚停靠,根本没有华人上船,怎么可能已经满员呢?她试图与士兵沟通,但无论如何努力,依然无济于事。随后,石中琴见到澳大利亚士兵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登船,她只能无奈地带着32名华人站在旁边,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困惑。石中琴并没有放弃希望,因为她知道,根据之前的情报,澳大利亚士兵登船之后,仍然会留出一些空位,或许会有机会。
展开剩余83%然而,当澳大利亚士兵都登船后,石中琴眼睁睁地看着那艘军舰缓缓起航,而华人们依然被无情地拒绝在外。此时,她的心情从愤怒转为深深的无力和绝望。正在这时,她突然发现,有一批黄种人正在陆续登上军舰,走近一看,才发现这些人多数是日本人,少部分是马来西亚人。令她震惊的是,澳大利亚士兵毫无阻拦地放行了他们,检查护照后直接让他们登舰。这一幕让在场的华人群情激愤,因为他们明白,澳大利亚军舰并非没有空位,而是选择了不让华人登船,却优先放行了其他国籍的黄种人。
面对这种公开的歧视,石中琴和其他华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澳大利亚军舰扬帆离港,心情复杂而沉重。尽管如此,他们并没有放弃,决定冒着敌火重新返回市区,等待来自祖国的援助。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?这些华人后来又如何了呢?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艰难的撤侨故事。
事情要从6月5日开始。那时,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爆发了政变。当天清晨,反政府武装突然攻占了总理府,将总理软禁,并与政府军在霍尼亚拉展开了激烈的交火。混乱的局势导致了城市的瘫痪,各类暴徒趁机进行抢劫与破坏,尤其是外国企业和商铺成为了他们的目标。根据当时的统计,华人华侨在所罗门的数量大约为300人,由于局势突然,且中国与所罗门并未建交,因此难以准确核实人数。
这些华人主要经营着商铺,多数来自中国广东与福建,也有两个中资企业,其中之一便是山东海桥公司。由于所罗门与中国并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,因此当地没有中国的外交人员,华人的一切事务都由邻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中国大使馆负责。
在事发的第一时间,中国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赵振宇立即组织使馆人员展开营救,并迅速与石中琴取得联系。石中琴表态愿意承担与华人华侨的联系工作,向大使馆汇报所有相关情况。赵振宇随即安慰石中琴并告知她:“祖国正在为大家想办法,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。”与此同时,赵大使拟定了三个营救方案:一是从国内派遣飞机或船只直接撤侨;二是从邻近国家如澳大利亚、新西兰等国租赁飞机或船只撤侨;三是请求这些国家协助华人撤离。
在赵振宇的指示下,外交部紧急成立了24小时应急中心,并开通了“生命热线”,协商出最合适的撤侨方案。由于所罗门的特殊情况及中国与所罗门未建交,最终决定请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帮助。毕竟,澳新两国距离所罗门近,且在该地区有大规模侨民,同时他们已经派出军舰和陆战队。根据国际惯例,这也是最实际的选择。
经过与澳大利亚、新西兰驻华大使的会谈,双方同意为华人提供帮助,并在50小时内派遣一艘能够容纳450人的澳大利亚军舰协助撤离。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石中琴继续与华人保持紧密联系,并将撤离的消息传达给他们。尽管当地局势危急,很多华人还是选择了留下,因为他们担心如果撤离,自己的财产会遭到破坏。但随着局势越来越紧张,越来越多的华人表达了撤离的需求。最终,石中琴接到了117人的撤离申请,然而,澳大利亚军舰只提供了32个名额。此时,中国方面也在联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,力争为更多华人提供撤离机会。
然而,当6月11日下午,石中琴带领32名华人来到澳大利亚军舰时,仍然遭遇了阻拦,澳方依然没有兑现承诺。就在大家陷入绝望时,石中琴又一次发现了另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——其他国家的公民依然顺利登船。此时,她终于明白,澳大利亚军舰并没有真正履行其承诺,而是在背后进行选择性撤离。
面对这一情形,中国外交部决定果断采取行动。6月12日,外交部决定放弃依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第二方案,而是通过中国自己的力量直接撤侨。通过与中远公司沟通,外交部迅速安排了“阳江河”号货轮执行撤侨任务,这艘货轮正在从新西兰驶往日本,接到指令后,它改变航向,全速驶向霍尼亚拉。
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,6月13日下午,阳江河号终于抵达所罗门海域。虽然没有直接停靠港口,但通过与当地政府的协调,所有117名华人成功登船,安全离开了危险的环境。两天后,阳江河号顺利抵达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莫尔斯比港,华人们终于重获自由。
6月18日,117名华人顺利乘坐南方航空的波音777飞回祖国,踏上了久违的家乡土地。对于石中琴来说,虽然她并没有撤离,而是继续坚守在前线,但这次撤侨的成功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努力,也是中国政府强大的力量和效率的体现。
这场撤侨行动,不仅展示了中国政府的实力,也让所有华人感受到祖国的温暖与庇护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像“阳江河”号一样,中国海军将继续守护全球华人的安全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成配资-配资天眼官网-配资10倍的公司-2023十大正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